「ELISA讲堂」血清派vs血浆派:ELISA界的世纪之争
点击次数:119次 发布时间:2025/7/4 10:35:01一 血清和血浆的"前世今生"与5大隐藏差异
各位实验er们,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你们可能从来没细想过的"灵魂拷问"——做ELISA到底该用血清还是血浆?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二选一,选错了你的数据可能从第一步就注定了要翻车!
常用抗凝剂对ELISA的影响:
EDTA:螯合二价阳离子,影响酶活性(你的OD值可能正在偷偷变低)
肝素:干扰抗原抗体结合(某些指标可能"被消失")
枸橼酸盐:1:9稀释效应(浓度直接被"打八折")
血浆中的隐形杀手:微凝块堵塞枪头(移液时的手感像在吸珍珠奶茶)
冻存后产生沉淀(解冻后样本里藏着"雪花")
血红蛋白>0.2g/L干扰HRP系统(你的标准曲线可能变成"心电图")
血浆制备多一次离心=多一次溶血风险
血浆中TNF-α在4℃下6小时降解30%(时间就是数据!)
血清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更稳定
血清补体活性高导致非特异结合(背景值高可能不是抗体的问题)
某些检测项目需要刻意保留补体活性
✔️ 补体相关指标检测
✔️ 需要长期保存的样本
✔️ 凝血系统相关分子
✔️ 急诊指标快速检测
✔️ 血小板释放因子
✔️ vWF等特殊项目
血清:
室温凝固30-60分钟(急性子同学请忍住)
4℃过夜收率提高10%
2000g离心10分钟(转速不够会得到"草莓果冻")
血浆:
采血后30分钟内离心(血小板在偷偷搞事情)
二次离心去除微小凝块(15000g 10分钟)
立即分装速冻(冻融一次=数据偏差15%)
期刊统计显示:
15.7%的ELISA文章因样本问题被拒
审稿人必问:
1."为什么选这个样本类型?"
2."考虑过抗凝剂影响吗?"
3."不同样本数据可比吗?"
面对血清/血浆的选择困境,睿信生物ELISA试剂盒给出专业答案:
▌ 双版本设计:
血清专用版:添加补体灭活成分,降低背景干扰
血浆优化版:含抗凝剂中和剂,结果更稳定
▌ 四大核心优势:
1.超宽检测范围:抗干扰能力提升50%
2.预包被板CV<3%:孔间差异比头发丝还细
3.即用型试剂:减少3个操作步骤
4.血清/血浆双重验证:提供交叉验证数据
版权所有: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| 闽ICP备18019542号 | 技术支持:阿仪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