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应种属 | / |
检测范围 | 若需获取详细内容及操作程序,敬请下载产品说明书查阅。 |
物理性能 | 液体组分应澄清,无沉淀或絮状物;所有组分应无包装破损。 |
用途 | 仅供科研使用,定量检测样本中的赭曲霉毒素的残留量。 |
实验原理 | 若需获取详细内容及操作程序,敬请下载产品说明书查阅。 |
特异性 | / |
重复性 | 批内变异系数 CV%小于 10%,批间变异系数 CV%小于 15%。 |
回收率 | 若需获取详细内容及操作程序,敬请下载产品说明书查阅。 |
试验所需自备试验器材 | 1、酶标仪 2、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 3、蒸馏水 4、洗瓶或者自动洗板机 5、25℃水浴锅或恒温箱 6、500ml 量筒 7、无粉一次性乳胶手套 |
操作程序 | 1、将样本和标准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,每个样本和标准品做 2 孔平行,并记录标准孔和样本孔所在的位置。 2、加标准品或样本 50µl/孔到各自的微孔中,然后加酶标记物 50µl/孔,再加入 50µl/孔的抗体工作液,用盖板膜封板,轻轻振荡 5 秒混匀,25℃反应 45 分钟。 3、小心揭开盖板膜,甩去孔内液体,每孔加 350ul 工作洗涤液,静置 30 秒后弃去,重复洗涤 5 次,最后一次拍干(用吸水纸拍干,拍干后未被清除的气泡可用干净的枪头刺破)。 4、每孔加入底物液 A 50µl,再加底物液 B 50µl,轻轻振荡 5 秒混匀,25℃避光显色 15 分钟(若蓝色过浅,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)。 5、每孔加入终止液 50µl,轻轻振荡混匀,终止反应。 6、用酶标仪于 450nm 处测定每孔吸光度值(建议用双波长 450/630nm)。测定应在终止反应后 10 分钟内完成。 |
注意事项 | 1:如果试剂盒的组份需要再次使用,请确保上一次使用之后没有被污染。 2:酶标板单次未使用完,要谨记密封放到 2-8℃保存。 |
问题分析 | ①问题描述:标准曲线差 可能原因及相应对策: 1.试剂盒平衡时间不够——不低于 2 个小时的室温平衡 2.吸取及洗涤不充分——充分的吸取及洗涤 3.移液不精确——检查和校正移液器 ②问题描述:精密度低 可能原因及相应对策: 1.洗涤不充分——按说明书要求充分洗涤和浸泡 2.混匀不充分和吸取试剂不足——充分混匀和吸取试剂 3.重复利用吸头、容器和覆膜——使用加样器要更换新的吸头、使用新的封板模 4.加样不精确——检查和校正移液器 ③问题描述:O.D值低 可能原因及相应对策: 1.每孔加的试剂量不精确——校正移液器,精确加入试剂 2.温育时间不正确——保证充足的温育时间 3.温育温度不正确——试剂要平衡至室温并保证准确的温育温度 4.酶标记物或底物失效——通过混合酶标记物和底物,颜色迅速显现来检查 5.没有加入终止液——按照说明书实验操作步骤加入终止液 6.超出读数时间读数——在说明书推荐的读数时间内读数 ④问题描述:样本值 可能原因及相应对策: 1.不正确的样本储存方式——正确储存样本,使用新鲜样本进行实验 2.不正确的样本收集和处理方法——采取正确的样本收集和处理方法 3.待测物质在样本中含量低——使用新鲜样本,重复实验 |
声明 | 该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,如将其用于临床诊断或任何其他用途,我公司将不对因此产生的问题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 |
版权所有: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| 闽ICP备18019542号 | 技术支持:阿仪网